台灣人熱心助人、勤奮工作的職場文化,在新加坡可能是被人中傷的致命點。
每間公司當然有著不同的企業背景,但因為新加坡是國際級舞台,各國人才都聚集在這裡一較高下,所帶來人種間的階級意識、多元文化的摩擦、工作氛圍等,都與台灣單純而善良的職場文化有著巨大的差異。我彙整了許多在新加坡工作的台灣人,還有幾位當地朋友的心得,分享給決定出國實踐夢想、來新加坡工作的你:
一、一切自己來
在台灣工作,如果是剛進公司的菜鳥,主管或同事都會主動關心,如果你有什麼不了解、需要協助的地方,也會很大方捲起袖子一起幫忙。
然而,新加坡可能就不同了。我在新加坡擔任業務時,主管不太會告訴我該怎麼做、同事之間也不會主動幫忙,因為大家都很忙,真的沒有人有空理你。
老闆請同事為我大概(真的是大概)解釋公司產品與人事系統操作教學,不到兩天的教育訓練,公司的系統都還沒摸熟,還有很多複雜的系統設定沒學,我對公司產品的疑惑也還沒問完,就赤裸裸地上戰場了。
因為在新加坡,一切都得自己來,他們習慣遇到不會的問題就上網找答案,如果你一直問個不停,主管跟同事不會覺得你認真好學,反而會覺得你在浪費他們工作的時間,被排擠討厭。
二、一人做兩人工
高度競爭的精英主義社會,為了提升工作效率,在新加坡一人做兩份工的職缺屢見不鮮,像是Marketing多半也要做Sales(如我上份工作是Marketing and Sales Admin)、行政秘書也要幫忙籌劃公司行銷活動之類的,一個人必須兼具好幾種專業,才能勝任一份工作。
三、效率效率效率
「效率」在新加坡是評估員工價值最重要的指標。
在這裡,辦公時間所有人都會非常專心的工作,少有休息聊天的時間,有些人還會犧牲午餐時間,坐在位子上邊吃邊辦公。如果老闆交代任務,也會用最短的時間將事情做好,還可能做好幾個不同的版本供老闆參考。
我也觀察到一個有趣的現象,自願留下人加班的永遠都是外國人。新加坡人不太會加班,下班時間一到就趕快收東西回家了。但台灣人天生擁有強烈的責任感,有愛加班的奴性。雖然有責任感是好事,但是在新加坡過度加班,反而會被認為不懂得時間管理、無法妥善辦公,還犧牲私人休閒時間,是個沒有效率的員工。
四、結果最重要
在新加坡,老闆秉持著「我請你來,不是讓你來學習的」,動作要靈活、反應要迅速,工作上遇到任何瓶頸,像是找不到客戶、業績沒達標,你都要自己設法迎刃而解。
我入職的第二週,第一次跟老闆一起去開會,就上場為客戶做簡報,在場客戶都是業界資深前輩,他們說話習慣中英夾雜、偶爾摻點福建話,加上他問的問題都非常專業,光是聽懂就夠不容易了,要回答他的疑問更是難上加難,想當然,我支支吾吾完全回答不出來,結果被老闆罵到臭頭。
後來我每次跟客戶開會都會錄音,回家反覆聽到全懂為止,一場一個小時的會議,我需要花兩個小時來聽懂客戶在說什麼,通勤時間聽、回家吃飯也聽,遇到聽不懂的還得硬著頭皮問老闆,想起來那段日子真的很辛苦。
在新加坡,過程真的沒人理,結果最重要。因為你是來幫公司賺錢,而不是來學習的,更不是來浪費老闆的金錢跟時間栽培你,告訴他還需要更多學習的時間。
五、同事=競爭者
新加坡的同事絕對不像台灣那樣熱心助人,雖然不至於到冷漠無情,但同事之間的競爭意識很強,雖然還是有遇到一些好同事,但是大部分遇到的同事都是「各人自掃門前雪,莫管他人瓦上霜」的類型。
如果同事看到你企劃書寫錯了,也不會主動糾正你,因為這不關他的事。或是老闆交代同事教你做什麼,即使他自己不會,也還是會很有自信地亂教一通,因為老闆交代他是要教你,而不是要你學會它,你學不會是你的事。
簡單說起來,相對於人情味濃厚的台灣,新加坡職場文化相對自私冷漠,雖然我當時同事多為馬來西亞人,都能以流利的華文溝通,距離相對拉近不少,但還是很明顯有暗地競爭的感覺,讓剛到新加坡工作的我心靈倍受打擊。
六、勇敢做自己
台灣人個性普遍比較溫吞、害羞、和善而不與人起衝突,可是更多時後,謙虛在新加坡這樣的環境之下並不成立,而是被視為沒自信、好欺負。
然而,新加坡有著非常開放的職場文化,強調團隊間的溝通、合作關係,能勇敢贊成或反對,將自己的意見化為有建設性的建議,更能突顯你的個人價值,在職場上才會大大加分。
在多元文化的職場上,階級意識與種族文化衝突顯而易見,因此,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生存之道。有的人選擇隱藏自己的聲音,拍拍馬屁、跟隨附和他人的意見,有的人寧願與他人起衝突,也要捍衛自己的主張、堅持到底。
無論如何,在新加坡工作,千萬不要覺得自己是外國人,就委屈自己迎合他人,要懂得平等地對待自己、尊重自己,給自己更多的信心,相信自己的價值。
留言列表